六幺令 中元節 文:聽雪
斷鳶何處,尋落夕陽照。悠悠晚風簾外,惹得檐鈴吵。驚夢灟泉漫枕,碎影窺窗悄。楮煙縈繞。冥冥兩岸,秋水河燈盡飄渺。
獨懷常倚昨日,怎奈情難了。三界鄰、五行遙,望斷輪回道。云抱千堆寂寞,最恨時光老。無為萱草。瘖蟬悲曰:害怕來年踏青早。
中元節是中國傳統節日,別名七月半、有些地區是七月十四,有些地區是七月十五,也俗稱 “鬼節”。
六月評:
詞有分順逆、錯綜。如只是按時空順序、邏輯關系等來布局謀篇的,叫做順,反之為逆。若以多重時空交錯的結構,叫錯綜。一般來說,小令短小,不易于“錯綜”,因短而可供詞人騰挪的空間有限,當然小令也有這樣用的。慢詞中長調的篇幅較長,詞人往往喜歡運用,常常以時間、空間的多重交錯,情景轉換跳躍,收到頓挫變化、回環吞吐的藝術效果,比如用:回憶、夢境、聯想、幻覺等手法來鋪筆謀篇。下面我們來看看作者這首《六幺令》
斷鳶也就是斷線的風箏,這里是指離開的人,或去他鄉或離世之人。古有句“飄落他鄉似斷鳶,春陽不系秣陵船。” 夕陽襯托氛圍,營造氣氛。接下來的“悠悠晚風簾外,惹得檐鈴吵。”既是寫景,更是入情,融情于景。承“尋落夕陽照”而來。“驚夢灟泉漫枕,碎影窺窗悄。” 灟泉:眼淚的意思。碎影:若有若無的影子,讀到這我們忽然發現,原來前面不過是夢一場,而夢又是這般清晰,夢中的夕陽、夢中的晚風、夢中的檐鈴。
詞還有造勢、造境、造思之說,造勢:是指開門見山,直陳胸臆,一起句就道出詞的主旨或概括詞的內容。這種詞往往適合表達一些高昂或者憤怒的情緒,有一股氣在心中,不吐不快之感。不管這氣是喜氣還是怒氣,起句就把勢立起來。造境:由寫景入手,先造出一個切合主題的環境,然后因景生情,依景敘事,帶出詞的主體部分來,稱之為“造境”。 作者此詞屬于此例,看接下來的“楮煙縈繞。冥冥兩岸,秋水河燈盡飄渺。”依舊是圍繞這樣來的。楮煙:指燒紙錢起的煙。飄渺一詞指隱隱約約,若有若無,使上片渾然一體,前后呼應,深得詞之妙。
上片把氛圍營造好了,接下來圍繞營造的氛圍來抒情。我們經常說“景有千千萬,如何擇景而不爛”這才是關鍵。“獨懷常倚昨日,怎奈情難了。”近來自己老是回憶過去,回想曾經,多少情懷難以釋懷,這是寫自己。“三界鄰、五行遙,望斷輪回道。”這是想象,通過兩拍的承接使詞中拍與拍之間極具層次感。“云抱千堆寂寞,最恨時光老。無為萱草。”這里運用了靜動結合,道家之說貴無為而主靜。恨就是遺憾,人生有多少恨而不得,恨而不舍,恨也無用,一個恨字融入了作者多少情緒在里面。“歲月無情堪涕淚,乾坤何處問行藏。”心中切切,不言而語。
結拍:瘖蟬指在寒露冷風中鳴叫的蟬,“害怕來年踏青早”這一句甚是蘊籍,俗話說“中元放鬼,清明收鬼。” 踏青者清明矣!雖是瘖蟬悲曰,實則是作者的不舍。作者對于母親的思念可見一斑,詞主張清空、騷雅;詞又主張含蓄蘊籍;詞更主張有寄托入,無寄托出,此詞皆是!值得一品一評矣!
六幺令·中元節(湊個熱鬧) 問鳶何處,望斷云山渺。 我欲乘風而去,不忍情難了。 今夜那堪入夢,何況斜窗照。 中元難道,明冥兩界,天上人間誰更好。 昨日依然昨日,鬢發隨年老。 四季里、三更中,夢里相逢少。 縱把門扉半掩,唯恐魂遲到。 奈何風曉,聽蟬聲外,記取來年踏青早。 2020-09-21 16:17 1
謝謝先生精彩重鑄。問好!
寫得好,贊一個
【該評論已被刪除】2020-09-21 16:30
遺石聽雪:六幺令·中元節 斷鳶何處,尋落夕陽照。 悠悠晚風簾外,惹得檐鈴吵。 驚夢灟泉漫枕,碎影窺窗悄。 楮煙縈繞。冥冥兩岸,秋水河燈盡飄渺。 獨懷常倚昨日,怎奈情難了。 三界鄰、五行遙,望斷輪回道。 云抱千堆寂寞,最恨時光老。 無為萱草。瘖蟬悲曰:害怕來年踏青早。 注:中元節是中國傳統節日,別名七月半、有些地區是七月十四,有些地區是七月十五,也俗稱 “鬼節”。 以上是被點評的聽雪詩友所填宋詞六幺令,題為中元節。下面先說詞牌。 這個詞牌在欽譜中,共列柳永、賀鑄、陳允平三體。本作應是填的陳允平體。 這個詞牌本質上是復式的句構,即下片復制了上片。作為宋詞慣例,兩片體的詞牌,下片通常比上片多兩字,或者說,上 片比下片少兩字,本詞牌亦然。每片的前三個意群,其句型、聲律是完全相同的,都是六、五言搭配。第四意群的后兩句 ,其實也可看作是前句的復制,不過作了合句后再四、七言攤破,這個不同,可能是為了避免全部相同句型的呆板所致。 當然該詞牌在第四意群前另添加了一個四言韻句,明顯提示其應作為前后句的關節轉換用。 研究句型的目的,是為了找出詞牌的句型特色,并利用它來彰顯自己的作品內容。 實際上,這個詞牌的兩個“又一體”,在結構上,與正體是同一的。如果以柳永為正體,賀鑄體只是在兩片的第五句和換 頭多用了韻,陳允平則將下片第三句做了簡單腰拆,并作了相應的平仄調整以構成三言對仗。這些處理,都是宋詞常見的 技法,根本不需要作為一個所謂的“又一體”來單列。欽譜之所以這樣作,其本意大約也是提示詞人,注意這些可以在詞 型上加以變通的地方。如果我們默認律句的寬限原則,并且將其進一步放寬到不避孤平,則詞譜中的寬限處就可以無須特 別標示。因此,它們的譜可以統一表示如下: 仄平平仄,仄仄平平仄。 平仄仄平平仄,仄仄平平仄。 平仄仄平平仄,仄仄平平仄。 仄平平仄。平平仄仄,仄仄平平仄平仄。 平仄仄平平仄,仄仄平平仄。 平仄仄平平仄,仄仄平平仄。 平仄仄平平仄,仄仄平平仄。 仄平平仄。平平仄仄,仄仄平平仄平仄。 注:逢句號踩韻。這個作法是我在胡躍榮那里第一次看到的,覺得它使標注很簡潔,就采用了。 但是,僅僅用這樣的標記,并不能將這個詞牌的句型特點表示出來。但根據本人的研究,可以采用本人推薦的記譜符號。 新的表示法如下: 仄平平仄,仄仄平平綴。 襯襯仄平平仄,仄仄平平綴。 襯襯仄平平仄,仄仄平平綴。 仄平平仄。平平仄仄,仄仄平平仄平仄。 襯襯仄平平仄,仄仄平平綴。 襯襯仄平平仄,仄仄平平綴。 襯襯仄平平仄,仄仄平平綴。 仄平平仄。平平仄仄,仄仄平平仄平仄。 這個詞譜里的“襯”字標記,表示該句的核心是四言駢句,其余字宜用虛字作襯。襯字并不必須固定在前兩字的位置上, 可以任意放置,也可以只用一個襯字。襯字的另一個特點,就是它可以不計平仄。“綴”字表示該句的語意重心應放在此 字處。當然,這兩種句型標記都只是建議性的,你完全可以將帶有這種標記的句子視為一般的律句。 如此一來可知,雖然單從聲律來看,整體很呆板,但其實詞人可以采用許多種用字的變化方法,來避免這種“堆積式”句 型的聲律帶給人的呆板感覺。這種用字方法,有點類似律詩里避免“四平頭”的意味。 從聲律安排來看,本詞牌似乎是多用拚格。以柳永體為準,計有三處,“溪邊淺桃深杏(平平仄平平仄=平平+仄平平仄) ”、“思念多媚多嬌(平仄平仄平平=平仄+平仄平平)”、“咫尺千里隔(仄仄平仄仄=仄仄+平仄仄)”。從前兩處拚格 可推知其前兩字應視為襯字,這也是木刀譜何以將其歸為拚格的理由。但這兩處的聲律是相反的,可以解釋為柳永在下片 做了換律處理,因之,木刀譜也就沒有將其另行記譜。后一處應視為“里”字以上代平,從相對聲律看,它并沒有超出仄 仄平平仄的發聲規定,所以木刀譜也沒有將其歸入拚格。 賀鑄的“殘薰燼蠟隱映”也是拚格,但其拚法卻是平平仄仄+仄仄,“殘薰燼蠟”是拚句,“隱映”就是襯字,只是未用 虛字而已。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,本詞牌的兩個七言結,屬于準律句,是由【仄仄平平平仄仄】演化而來。當然,也可以認為其句型構 成拚格,也就是兩個短律句直接拼合而成,即仄仄平平+仄平仄。其這樣作的目的,無非是兩個,一個是消解雙仄尾與單 仄尾主旋律不一致的不和諧感,另一個是起到結句的煞句作用。這兩個結的聲律須遵從之,可寬限的只能是第一字。 在陳允平的例詞中,“醉中還念倦旅”這一句是用襯格換用了律格。下片第二意群的襯格,作了腰拆,“羞破帽、把茱萸 ”明顯是對仗句,所以,可知,構成對仗是可以忽略原先設定的譜格的。 下面進入正題。 初看,該作品規規矩矩,像模像樣,但是,致命的問題,大致有三個,一個是詞不達意,另一個是轉接突兀,再一個是不 善用虛字。 詞不達意則使讀者莫名。 計有: 1、“斷鳶何處,尋落夕陽照”中的“尋落夕陽照”,作者自己的解釋是:“這里形容的是自己的一點主觀感受:夢在無 解的時候,往往會墜入無際的黑暗(哈哈,惡夢多謝。)。現象上是說:尋到天黑了(執念,一條道走到黑),晚風(上 天的使者)搖動懸鈴---幽靈沿著悅耳的鈴聲追尋著有可能的有緣的相逢。”而秋野綠網友整個意群的解釋是:“親人啊 ,您在哪里?我正在回憶您老關照我的情景。尋落是動態詞,具有思念回憶之意,夕陽常指老人,照即關照的意思。” 當然,秋野綠網友可以算是歪批,但作者自己解釋的深意,并沒有在有限的文字里表達出來。 2、“三界鄰、五行遙,望斷輪回道。”中的“三界鄰、五行遙”,作者自己的解釋是“這兩句意在描述人的行為和歸宿 。三界鄰,指連接三界的交匯點。人,融合了天地,有菩薩的慈悲、有魔鬼的邪惡、還有自身的欲念。面對半步多:那些 騰空的腳步,究竟應該邁向何方呢?五行遙,說到五行,有相生的緣,還有相克的故,人們始終帶著與生俱來的屬性,行 進在欲望的遙不可及的路上。宿命中行與行的距離,搏命時運和運的差異;仿佛在改變著什么,似乎又都是命該如此。所 以,在這里冒昧設問,也想尋找答案:三界真的可以擇步,命運到底能不能跨行?”然而,“秋野綠網友”的解釋是“鄰 是臨的諧音,這六字是回憶思念的具體表達,意思是既一同去過許多地方,也一同行走了遙遠的路程,故情難了。倒敘之 法。” 秋野綠網友可能是專門來歪批的,但看不出作者的深意一星半點。 3、“云抱千堆寂寞,最恨時光老”中的“云抱千堆寂寞”,作者自己的解釋是“意指陰云籠罩下的郊野荒冢。同時,意 在把云深處的寂寞和亂塋間的寂寞做一個疊加。” 如此,作者是將“千堆”代指了“亂塋”或省略了“亂塋”。“云深處的寂寞”則直接簡省成“云”一個字,“寂寞 ”的“疊加”用了一個“抱”字來表征,這樣就使人不知所云。實際上,按作者的意圖,重點是表達“寂寞”的“疊加” ,那么用疊才是最好的辦法。比如,“寂寂寞寞”,再把物象“云”和“塋(或冢)”插入,成“寂寂云塋寞寞”就能很 好地表達出作者的原意。順帶說一下,這樣的構句方法,在現代漢語語法規則里,是完全不合語法的,但古典詩詞屬于文 言文范疇,自有其固有的語法,其核心是“達意求簡”,只要能“達意求簡”,詞性、詞位、語序都不是問題。 轉接突兀則詩思驟斷,使得讀者無心再往下看,或曰“隔”意生之。 “斷鳶”還沒找到,敘述就轉到了“風”吹動“檐鈴”。傍晚時分的“鈴”,又不知如何就“驚”了不知何時做來的“夢 ”。下片的“無為萱草”突然就跳出來,連“蟬”也鉆出來湊熱鬧。 古人說,實字為筋骨肉,虛字為精氣神。又說,詞言情。不善用虛字,就無法將詞寫得活靈活現,也無法去表達作者的情 感。作者的虛字實用也就是“怎奈”,“最恨”兩處。 作者用字不擅推敲,重意的字較多,也是一個不大不小的毛病,例如: 第一意群,“斷鳶何處,尋落夕陽照”,這里的核心字也就是“斷鳶何處”、“夕陽”四個字,其余都是多余,或者不能 達意。 第二意群:“悠悠晚風簾外,惹得檐鈴吵”,“晚”字多余,因為前面已經提到了“夕陽”。“外”字多余,“鈴”不可 能在簾內。“風”字多余,因為后面用了“吵”,甚至“簾”字也多余,因為其意象無所可借。 第三意群:“驚夢灟泉漫枕,碎影窺窗悄”,“灟泉”多余,用“濕枕”即可代替“灟泉漫枕”,“碎影窺窗悄”無所依 托。 第四意群:“楮煙縈繞。冥冥兩岸,秋水河燈盡飄渺”,這里無多余字。 第五意群:“獨懷常倚昨日,怎奈情難了”,“獨懷”多余,因為個人感情無法“共懷”。“獨懷常倚昨日”只用“常倚 昨”也就可以表達清楚了。 第六意群:“三界鄰、五行遙,望斷輪回道”,這不是多余了字,而是空間太小,裝不下要說的話。 第七意群:“云抱千堆寂寞,最恨時光老”,這里不是多余字的問題,是表述不清的問題。 第八意群:“無為萱草。瘖蟬悲曰:害怕來年踏青早”,問題在于,蟬會在乎“踏青”的時候發生的事么?這里缺少必然 的邏輯線索。“踏青”當然也是來年的事,所以“來年”就多余了。 如要修改,根據以上所說,可以改動如下,但是否能符合作者的原意,也就見仁見智了。 六幺令·中元節 斷鳶何去,莫問夕陽渺。 記得悠悠直上,惹望乘風小。 卻把如今枕濕,夢影還窗照。 中元別道,明冥兩岸,絡繹燈橋孟婆好。 昨日懷懷昨日,也是情難了。 三界處、五行中,誰說輪回少。 叵奈云堆冢疊,只任東風曉暮追荒草。 蟬瘖猶未,恰說君應踏青早。 【說明】 1、“只任東風曉暮追荒草”為合句,但仍在“曉”字處遵譜。也可看成“只任東風曉,暮追荒草”。 2、用52《六幺令-陳允平體》檢測,多有“出律”處。但該檢測軟件所據為毛譜,不足為訓。對所謂“出律”的相應解釋 如下: 平仄存在13個問題。 第5字 莫 應平 ;律句第一字可平可仄 第10字 記 應平 ;用標準六言律句聲律 第11字 得 應平 第12字 悠 應仄 第14字 直 應平 第21字 卻 應平 ;律句第一字可平可仄 第34字 別 應平 ;用標準四言律句聲律 第40字 絡 應平 ;律句第一字可平可仄 第48字 日 應平 ;換用標準六言律句 第50字 懷 應仄 第64字 誰 應仄 ;律句第一字可平可仄 第69字 叵 應平 ;律句第一字可平可仄 第80字 暮 應平 ;律句節拍第一字可平可仄 用同樣的軟件檢驗作者的作品,“灟”在字庫中缺,且不在節拍點上,可以忽略其聲律。“三界鄰”,報“鄰”字出律, 其實可認為作者做了換句處理。然而,仍然可以得知,作者在詞型理解、聲律調整以及詞譜活用上,都還有較長的路走。 有網友說,百家講評淪為了點贊臺,至少本人一直在砸磚,好像還沒有夸過誰。 祝論壇磚瓦紛飛。 0
謝謝先生不吝時間長篇論述,不過六月認為理論知識學多了不利于創作,往往適得其反,就比如您指出來的問題幾乎都不是問題,問好!
謝謝先生的精妙點評!受益匪淺。先生所言極是。試想論壇上磚瓦紛飛,應該更有助于夯實52的填詞基礎!再次感謝,問好先生!
回應遺石聽雪:相互學習,共同進步。
雖然我覺得原作也不是木刀老師說的那么一無是處,但是我驚嘆,經木刀老師改后的作品更上乘
回應卿秀如竹:其實改作比原作要容易的多,所以當編輯容易,當作家難。
我覺得“云抱千堆寂寞”無不妥呢,我觀這一句時就能感覺到一個很清晰的意向。不好意思哈,我雖然不太懂詩詞的規則,但我真的就覺得這句“云抱千堆寂寞”的畫面感很強的。 0
我也喜歡
謝謝老師的鼓勵!
不客氣,共切磋我覺得“云抱千堆寂寞”這句話語法分明,在全詞的語境下是很容易理解的。“云”恰如其分地渲染了哀思的心境,“寂寞”象征的是亡靈。
分享精彩! 0
謝謝老師光臨!
詞中,云抱千堆寂寞,感覺這句還欠考慮,天上之云有孤云一朵,也有許多云處在一塊的景象,故云朵不一定寂寞,何來抱千堆之意象。個見,問好! 0
“云抱千堆寂寞,”意指陰云籠罩下的郊野荒冢。同時,意在把云深處的寂寞和亂塋間的寂寞做一個疊加。不妥之處,煩請先生指教。問好!
此句想表達荒郊野地的寂寞,其實跟云又有何關聯呢?不管是陰云還是晴云,只要是野地荒涼那肯定含有寂寞的,是吧。故此句的云字改成山字可否,山中懷抱千堆則可以的,供參考,問好!
詩詞這東西,作者與讀者在表達和理解上往往是存在差距的。這種差距可能你的表達是以感受為主,我的解讀是以形象為主,你是感受出物象,我是解讀出意象。詩詞是給人看的,想必詩友知道哪個更重要。謝謝!
謝老師賜教!
百家點評欄目早就淪為了點贊臺。 1
是,磚都用來砌高臺了,哈哈。
請問 尋落夕陽照 怎么讀 落 在這里作何解 0
親人啊,您在哪里?我正在回憶您老關照我的情景。尋落是動態詞,具有思念回憶之意,夕陽常指老人,照即關照的意思。尋落夕陽照,這句相當好,只能心領,卻難以按字面解讀,寫景寫事合二為一,體現了作者的造句功底。淺見,問好!
那么后面的 三界鄰 五行遙 又怎么解 何方神圣居然不在三界中 五行內
回應秋野綠:這解讀,比原作者厲害多了。
三界鄰,五行遙,鄰是臨的諧音,這六字是回憶思念的具體表達,意思是既一同去過許多地方,也一同行走了遙遠的路程,故情難了。倒敘之法,淺見,問好!
回應李遠勝:“三界鄰、五行遙,”這兩句意在描述人的行為和歸宿。三界鄰,指連接三界的交匯點。人,融合了天地,有菩薩的慈悲、有魔鬼的邪惡、還有自身的欲念。面對半步多:那些騰空的腳步,究竟應該邁向何方呢?五行遙,說到五行,有相生的緣,還有相克的故,人們始終帶著與生俱來的屬性,行進在欲望的遙不可及的路上。宿命中行與行的距離,搏命時運和運的差異;仿佛在改變著什么,似乎又都是命該如此。所以,在這里冒昧設問,也想尋找答案:三界真的可以擇步,命運到底能不能跨行?拙見當否,還望老師不吝賜教。問好!
回應茗茶:同感同感。問好先生!
回應李遠勝:“尋落夕陽照。”這里形容的是自己的一點主觀感受:夢在無解的時候,往往會墜入無際的黑暗(哈哈,惡夢多謝。)。現象上是說:尋到天黑了(執念,一條道走到黑),晚風(上天的使者)搖動懸鈴---幽靈沿著悅耳的鈴聲追尋著有可能的有緣的相逢。可否貼意,煩勞先生指點。問好!
回應秋野綠:先生高評,學生慚愧慚愧,問好!
錯了個字“些”。
鄰與遙 一遠一近 三界和五行都成了實物質了
改名啦。問好。 0
滬公網安備 31010102002004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