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兩聯好,完美無瑕,三,四聯感覺還可修改,第三聯對仗欠妥(律詩第三聯是要求對仗的),且炮與蟲字差距太大,尾聯則既可破,能開弓有顯多余,結句詩意未能照應首聯,以律詩的完整性來說,還欠考慮。不過即興之作,感覺還是不錯的,再作修改想必更好。個見,問好! 0
庚子9.18聞笛有感 若警長鳴耳,屈辱壓心中。 蹄踏千山碎,尸橫遍野紅。 同盟空有字,介石暗成蟲。 雪草三軍過,蒼生從此雄。 0
清詩四百首析【統計資料】 清人五律中含“明月”一詞之詩,共有402首3216句。 句數、句數排序及所占比例于下二表。 。 。。。。 二. 平平仄仄平系列:乙0=804句 此句式稱作平起平收句。解鐙式句型(221句式) 1.標律句。乙1平平仄仄平-正格句646句 2.小拗句。乙2平平平仄平-單仄句94句 3.等律句。乙3仄平平仄平-互救句54句 4.大拗句。乙4仄平仄仄平-單平句7句 5.非律句。乙5平平仄平平-失替句1句 6.非律句。乙6仄平仄平平-失替句1句 7.非律句。乙7仄平平平平-四連平句,失替0句 8.非律句。乙8平平平平平-五連平句,失替1句 清詩四百首中有小拗句:乙2平平平仄平-單仄句94句。怎么會是出律句呢? 0
清詩四百首析三【含小拗句詩】118首 2020.08.11 小拗句,句式犯單仄可不救者。 (甲4平仄平平仄,乙2平平平仄平) 清人試帖詩,規定用標、準律句,但查清試帖詩,并不迴避“平仄平平仄”。 四百首中,此體最多,所占比例為:118/402=29.35% 。。。 附:含小拗句詩例118首(略) 0
本帖最后由 潭州雨夢 于 2020-10-8 15:23 編輯 清詩四百首析六【含孤平自救句乙3(仄平平仄平)詩】24首 “仄平平仄平”此句式為孤平拗救句。屬自救句,古稱單拗句。 句式第一音節為雙平音節令單(孤平),第二音節為雙仄音節“拗仄為平”救上音節孤平。 根據救然后律,此句式為等律句。此句式也常用作上句大拗的他救句。但不一定作他救句。 含孤平自救句乙3(仄平平仄平)聯計53聯 一. 乙3(仄平平仄平)自救兼他救聯20聯 1 甲2仄仄仄平仄,乙3仄平平仄平。14聯 百感此交集,小窗明月陰。 袱被裹諸子,夢魂圍一愁。 把酒酹明月,客懷殊不歡。 不見錦箋到,又看黃葉飛。 木葉洞庭落,浩然天地秋。 靜夜待明月,月高人始眠。 日入眾山悄,谷禽時一鳴。 興至莫長嘯,恐驚樵牧群。 昨夜見明月,所思疑在中。 夢起各揮手,白云天際頭。 半夜未歸鶴,一聲何寺鐘。 夜夜有明月,廣欄含夜陰。 作客竟何補,著書空爾為。 綠酒待明月,碧云期美人。 。 2 甲5仄仄平仄仄,乙3仄平平仄平。2聯 一室賓亦主,片云西復東。 邇覺天地窄,此中偏有馀。 。 3 甲7平仄仄仄仄,乙3仄平平仄平。2聯 明月不我棄,對之如故人。 孤影欲有托,寸心難具陳。 。 4 甲8仄仄仄仄仄,乙3仄平平仄平。2聯 濁酒不肯飲,旅懷何處銷。 有客昨夜至,誦君佳句新。 。。。 二. 也可不救聯32聯 1 甲1仄仄平平仄,乙3仄平平仄平。9聯 靜極須眉冷,渺然聞見深。 眾竅因成籟,一弦猶撫琴。 別意良難薄,此行當自雄。 一路看山色,晚山青更青。 野曠秋容勁,水清林木疏。 默坐心如洗,聽君弦上音。 忽聽清砧起,始嗟秋氣深。 大地同明月,一人彈素琴。 七不堪都釋,一相思輒來。 2 甲3平仄仄平仄,乙3仄平平仄平。14聯 明月滿天下,一人彈素琴。 頗不負今夕,祇因游此園。 明月出滄海,我家滄海東。 明月澹吾慮,滿庭無垢氛。 明月有來去,白云無古今。 清夜一何永,碧云殊未來。 明月每同宿,白鷗如有情。 明月露松隙,草蟲鳴夜闌。 鶯踏落花暮,燕銜孤屋春。 高館一鐙悄,故鄉千里遙。 貽我句何逸,想君心倍閑。 推枕見明月,隔窗聞讀書。 心與白云遠,道偕明月虛。 迢遞竹西去,閉門何所聞。 3 甲4平仄平平仄,乙3仄平平仄平。6聯 明月非霜雪,滿城生夜涼。 傳語梁鴻客,五噫歌莫哀。 元夕三更后,雪花飛滿天。 秋晚收粱稻,婦賢供織纴。 花發川途遠,鳥飛天路寬。 明月穿林入,好山當戶開。 4 丁1仄仄仄平平,乙3仄平平仄平。1聯 昔渡采蘭茳,美人明月艭。 5 丁2平仄仄平平,乙3仄平平仄平。2聯 藤院綠沉沉,四更明月陰。 佳趣亦何窮,要于能得中。 。。。 三. 非律句聯 【丁7】平仄仄仄平,乙3仄平平仄平1。 知爾繡桂香,別來雙帶長。 0
幾多門戶空。其句式譜為仄平平仄平,是王力詩論中的孤平拗救句。怎么出律了呢!? 幾有平仄二讀,幾乎,茶幾平聲。即令為平平平仄平,亦為允許的小拗句 仄平平仄平古人稱作三平句,平平平仄平古人稱作四平句,是可用來救上句大拗嗎,上句未拗,也可用作“上句不救”之句 0
是可用來救上句大拗嗎應為:是可用來救上句大拗的
感覺是基本上點到九一八警鐘長鳴題,末聯連接轉合似顯不暢通,算不足習辭者吧。門字出律也不管。貫隼用得,卻失了對仗,炮僵蟲,雖想像新異,然多想后仍感有所勉為其難。 警鐘鳴耳熱,屈辱記心中。乍憾沈營愴,時怔蔣戶忡。(比較“繁征洞戶忡”) 同盟誠貫隼,塊獨攘驚鴻。直搗三軍壘,渠開百石弓。 1
面對而言 警鐘鳴耳熟,屈辱記心中。積弱營盤失,灰紅境戶忡。 伴同徐貫隼,窺獨莽驚鴻。天拔三軍壘,洋開百石弓。
門字出律也不管
門戶 [拼音] [mén hù] [釋義] 1.房屋的出入口。2.派別,宗派。3.家;人家。 幾多門戶空 平平平仄平 門是否出律了?請再檢查一下
回應未山又:為什么呢出律耶
可破三軍壘,能開百石弓。 尾聯也對,再承:“同盟”與“勠力”。 層層遞進。 0
同盟齊貫隼,勠力炮僵蟲。 “炮”字感覺差。 0
同感,既用蟲何用炮?
大好河山碎,幾多門戶空。 承“屈辱”。 0
警鐘鳴耳畔,屈辱壓心中。 起首即對,是正格。 0
式微呀,希望大家“”吹皺一池春水“” 1
都在忙
連綴不語,聯轉突兀。 2
94.有待提高。
突兀見此屋
1.|如是說“炮”假借為“炮”,大炮,這個用法不多見。| 炮砲礮 效韻,去聲 (pào):槍炮 炮炰 肴韻,平聲 (bāo,páo):音庖。同炰。《說文》毛炙肉也。 唉,這個是韻書上搬來的。 2.僵字,做動字,為其本義:仰面向后倒下。僵蟲,倒地而死的動物。當然,蟲字呢,看作者如何代指。 故:故,卦兄以為的炮不可以做大炮,還以為貫隼vs僵蟲對偶不工,是喵也。 再看律的內容。當然,笛被換成了示警的鐘聲,就不說啦: 1.警鐘鳴耳畔,屈辱壓心中。 破題。出句警鐘長鳴,忘戰必危;對句呢,引出承句頜聯。 2.大好河山碎,幾多門戶空。 屈辱壓心中:大好河山碎,幾多門戶空。 3.同盟齊貫隼,勠力炮僵蟲。 出句的警鐘鳴耳,此處失去承托啦,即落于空處。當然,尾聯報一下也可以的,只是不嚴謹了。此聯呢,還是做律詩的通病。意思承接了頜聯,緬懷歷史。唉,大略是說,若沒有同盟國,這邪惡的兩個軸心國可就要得逞了鶯毛啦。。 4,可破三軍壘,能開百石弓。 尾聯呢,貌似在夸那項羽的武勇。。。 一二三四大略捋下來,就是這么樣子的成色。藥玉一塊,非是昆玉。 2
唉,常說道,做詩要先打鼓,,錯,是達詁。什么意思呢 答:認準字義,字聲。有了基礎,才可以去考察聲律。。
對卦兄,大家應當給與物質獎勵:除了五兩,還須家政ddv一瓶兒。唉,年輕又補腦,用了都說好
八卦掌付回復: 家政ddv一瓶應該獎勵給蟲蟲
周末快樂
敢問老蕭,嘴炮之炮仄也平也
唉,對于嘴炮,現實生活中有三種基本地解析,別急,我來告訴你吧: 其一,做平聲,肴韻。比如,你今個到溪邊采風歌詩,呀,不小心被蟲兒咬了一口。這時候,嘴巴里嚼上一嘴喇叭花兒呢,是木有療效的。那么,你應當怎么辦?唉,這不正好有一顆七葉開著小白花的草草,拔過來撂倒嘴巴里進行咀嚼敷傷口上就可以啦,下面呢,趕緊的找大夫去即可。這個呢,用嘴做藥兒,叫做嘴炮~~,比如卦兄。至于為什么這么恰巧有一顆七葉草兒?唉,巧了。。唉,這個是,苦口婆心啊,菩薩。。。 其二,做仄聲,效韻。比如,你今個到溪邊采風歌詩,呀,這樹上有一個猴。你想著把猴兒逮來做寵物,而且這種欲望很強烈,壓抑不住啊。怎么辦呢?唉,巧了,還是巧了。正好你隨囊里有一個吹管兒,還有幾枚竹子做的小箭頭。哦,你想起來了,這是出發的時候為了安全呢,你特意向一位黑哥們買的。這不,對準,憋住氣兒吹上一下。。唉,于是你就有了一個寵物猴,可以做唐詩啦。這里,你的嘴巴里裹著的吹管與小箭頭呢,就是一種攻擊的武器,憑空射遠,所謂的炮僵蟲,即是也。。。 其三,還是做仄聲,效韻。比如,你今個到溪邊采風歌詩,呀,突然呢就想起了慷慨悲壯的霸王。唉,于是靈感來了就蛾子不住呢:怎么用你的語言來詩歌他老人家呢?有啦:可破三軍壘,能開百石弓。這一聯呢,集錦了購物廣告之白話的能事。一石,有一百二三十斤的重量,一百石呢,后面再加上兩個零。唉,至于三軍壘,就不說啦,亮劍里說,就是一百頭豬,你一個人沙沙,也要累死的啊。當然,一本中的奧特曼可以做到的。唉,這個不似太白先生的白發三千丈。為什么白發會有三千丈呢?,,緣愁似個長。這個是有因果的。 好啦,就筆談到此處。
回應蕭閑:受教受益。
泡呢
4聯俱對,其實沒那個必要。應著重煉字煉意。個見。 2
9494.草率啦
關于“炮”,取“炮制”之意不知對否 1
個人認為蟲蟲可能是誤食ddv既然都僵了你還要炮制之不太妥
趕緊灌腸
多謝卦兄即興止評。 意見中肯。鑒于本人功力較弱,此類題材難于駕馭,一不留神即成“老干”。今后必須向卦兄討教,萬望傳授秘笈。干杯。 1
八卦掌付: 夫學詩者,以識為主。入門須正,立志須高;以漢、魏、盛唐為師,不作開元、天寶以下人物。若自生退屈,即有下劣詩魔,入其肺腑之間,由立志之不高也。行有未至,可加工力;路頭一差,愈騖愈遠,由入門之不正也。故曰,學其上僅得其中,學其中斯為下矣。又曰,見過于師,僅堪傳授;見與師齊,減師半德也。工夫須從上做下,不可從下做上;先須熟讀楚辭,朝夕諷詠,以為之本;及讀古詩十九首,樂府四篇,李陵、蘇武,漢、魏五言,皆須熟讀。即以李、杜二集,枕藉觀之,如今人之治經。然后博取盛唐名家,醞釀胸中,久之自然悟入。雖學之不至,亦不失正路。此乃從頂上做來,謂之向上一路,謂之直截根源,謂之頓門,謂之單刀直入也。 八卦掌付: 這個不是我說的 八卦掌付: 但是真理 八卦掌付: 正好治當下網絡詩詞浮躁病
秘方呀。秘書最好。。。搖一搖
滬公網安備 31010102002004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