欲了解謝靈運身世,須從謝家譜系開始。現在能查找到謝家的上代就是謝纘,系陽夏謝氏之祖。謝纘生謝衡,即剡令謝奕之祖父。謝衡也無多少歷史信息記載。只知生有謝裒(裒念 póu,282-346)謝奕之父。謝鯤,謝裒之兄。謝廣,謝裒之弟,字幼臨,任過東晉六部尚書。 謝裒自幼文筆出眾,在西晉首都洛陽市的瑯琊王司馬睿的王府擔任掾吏(地方官府中**文書的人)。
當時是中國歷史上“八王之亂,五胡亂華”混亂時期。晉永嘉元年(公元307年)九月,謝裒追隨晉皇室司馬睿,永嘉南渡。司馬睿渡江至建鄴。晉室政治中心,自此逐漸南移江東,史稱“東晉”。 謝裒與哥哥謝鯤帶領北方的謝氏家族一起南下,被拜參軍。東晉現有版圖,是幾十年前司馬氏征服江東孫吳政權得來的江東地區。晉滅蜀漢后,司馬氏對江東人民始終心懷憂慮。西晉時候,晉武帝就講"東吳地方的人民屢教不改,老是反政府",不安心當順民,時不時就動亂,簡直是一群**。所以西晉從頭到尾都沒怎么重用江東人才。從武帝時代到晉朝皇室搬家江南不過幾十年,在這期間,江東叛亂不斷,對當權者來說,實在是亂臣賊子。所以說,作為一個沒有民眾基礎、內斗不止的政權,東晉政府能夠立足江東已是萬幸,需要依靠謝氏家族那樣的北方人。 公元317年三月晉元帝司馬睿在建康即位,建東晉,改元建武。立宗廟社稷于建康。謝裒轉郡尉,開始在軍職。永昌元年(322)升太常卿;次年,擔任吏部尚書、萬壽子("子"是爵位)。既然江東人民靠不住,司馬氏想鞏固政權,就必須重用靠得住的只有一同從中原過來的移民。陳郡就是現在的河南太康,屬于司馬氏中原地區帶入江南而信得過的郡望之一。謝裒引領的陽夏謝氏與瑯琊王氏等成為東晉士族。 站在江東人民的立場看,司馬氏政權屬于外來政權。司馬氏把政權中心移到江南以后,大批北方士族"空降"南方,從好的一方面來說,促進南方發展,從壞的一方面說,是和南方人搶奪生產、生活資源,再加上司馬氏政權對于南方人的傳統歧視,使雙方對立更加嚴重。 強權歧視一定引發暴力抗爭。郡望制與政權緊密相連,而且建立在對南人的歧視基礎上,導致東晉戰亂頻發。可靠的郡望是謝氏家族地位上升的基礎。但是由于謝家族父祖名位不高,經過長期經營,到了東晉朝中后期,謝家才慢慢崛起。這一切的關鍵在于謝裒是司馬睿的嫡系,并且追隨他南渡。雖然郡望制從隋唐之后不再存在,但歷史上確實起到穩定外來政權統治的作用。 謝奕,就是當時東晉太常卿謝裒之長子。早年任剡縣(今浙江嵊州市)縣令。據《世說新語》載:謝奕作剡令,有一老翁犯法,謝以醇酒罰之,乃至過醉,而猶未已。太傅(謝安)時年七、八歲,著青布褲,在兄膝邊坐,諫曰:“阿兄,老翁可念,何可作此!”奕于是改容曰:“阿奴欲放去邪?”遂遣之。謝奕性格粗魯,有一次被王述惹惱,大聲咒罵王述。王述一句都不回應,只是面對著墻壁不理他,過了半天,謝奕離去,王述才重新入座。當時的人因為這事還稱贊王述。 謝奕卒于豫州刺史官位上。《世說新語.尤悔》記載:有太傅謝安給他兄長謝奕送葬回來,正趕上天晚了,雨又急,趕車的馭手都喝醉了,掌握不住車子。謝安于是從車廂中拿下車柱來捅馭手,聲色俱厲。我以為謝安給他兄長謝奕送葬回來的地方,或在始寧縣(縣治今嵊州市三界鎮)謝家封地上。據《宋書.謝靈運傳》"靈運父祖并葬始寧縣,并有故宅及墅,遂移籍會稽,修營別業。"可見謝氏歷代于此營建修葺,謝衡墓在始寧東山,謝玄、謝瑍之墓葬并在始寧東山。 謝裒還有其他兒女如下:謝據,謝奕二弟,早卒,妻子太康王韜女王綏,生子謝朗。謝安,謝奕三弟,也就是“東山再起”的主角,東晉重要政治家,官至太保、衛將軍、都督十五州諸軍事。(謝安妻子沛國劉惔之妹劉氏; 長子謝瑤,娶瑯琊王頤之女王氏; 兩個女兒謝氏分別嫁給瑯玡王導孫王珉 和太原王坦之子王國寶)。謝萬,謝奕四弟,東晉名士,官至西中郎將、豫州刺史(謝萬妻子太原王述之女王荃)。謝石,謝奕五弟,東晉衛將軍、尚書令(謝石妻子為瑯琊陽都諸葛恢幼女諸葛文熊)。謝鐵,謝奕六弟,東晉永嘉太守。(謝鐵妻子阮容,字元容,陳留人,乃阮籍、阮咸族人)。
謝奕子輩:謝寄奴,謝奕長子,早卒。謝探遠,謝奕次子,早卒。謝泉(330-377):或作謝淵,謝奕三子,又名川,字仲度,小字末。頗有文才,官至義興太守,妻子瑯琊王氏,生一子,謝煥。謝攸(335-384):謝奕四子,字叔度,晉孝武帝寧康元年(373年)任博士;后來官至散騎侍郎、主簿、博士散騎郎。配穎川庾女淑;生四女三子:謝令芬、謝令和、謝令范、謝珫、謝令愛、謝玙、謝球。謝靖(338-385):謝奕五子(《晉書·謝尚傳》寫成謝靜),字季度。擅長寫作。官至散騎常侍、太常卿、常樂縣侯,配穎川庾氏,生二子:謝肅(出繼謝康,過繼給謝尚做孫子)、謝虔(謝靈佑,謝虔之子,繼謝鯤之后)。謝豁(342-385):謝奕六子,又名淡,字安度。官至中護軍將軍,徐州刺史。謝玄,謝奕七子,東晉重要將領,曾領兵在淝水之戰后北伐。官至左將軍,原配為泰山羊氏,繼室為譙國桓氏。(謝玄就是謝靈運的祖父)。謝康:謝奕八子,謝康堂叔謝尚沒有兒子,因此謝奕將謝康過繼給謝尚,承襲咸亭侯,但謝康也很早去世,沒有兒子。謝康的哥哥謝靖將兒子謝肅過繼給謝康,承襲咸亭侯。后過繼給謝尚。謝道韞,謝奕長女,嫁王凝之。(謝道韞系謝靈運的大姑婆)。謝道榮,謝奕次女,嫁范少連。謝道粲,謝奕三女,嫁郗恢。謝道輝,謝奕四女,嫁桓石民。 謝奕孫子輩:謝攸(謝奕四子)長子謝珫,妻子為陳郡袁劭女袁琬。謝攸次子謝玙,妻河東衛氏。謝攸第三子謝球,妻瑯琊王羲之第三子王渙之女王德光。謝攸長女謝令芬,嫁陳郡袁太(泰)子。謝攸次女謝令和,嫁太原王萬年。謝攸第三女謝令范,嫁潁川陳茂先。謝攸第四女謝令愛,嫁瑯琊王擜(南換旨)之。
這里,我著重介紹的是謝玄(謝奕第七子)。謝玄(343年-388年),別稱謝羯、謝獻武、謝車騎,字幼度。謝玄號稱"詩酒風流"。謝玄自幼聰慧,且理解能力強,與堂兄謝朗一同為叔父謝安所器重。謝玄成年后,顯示出了治理國家的才能。早年承父,亦任剡縣令。朝廷幾次征召,他都推辭不受。后來,他與王珣一起被桓溫辟為掾屬,都受到了桓溫的禮遇和器重。轉任征西將軍桓豁的司馬、領南郡相、監北征諸軍事。當時前秦苻堅正是勢力強盛之際,多次侵擾東晉邊境。朝廷于是下令征召能夠抵御外患的良將。謝安任人不避親,推薦了謝玄。朝廷后召謝玄回朝,授其為建武將軍、兗州刺史,領廣陵相,監江北諸軍事。謝玄在任上,廣募頑強勇敢之人,劉牢之與何謙、諸葛侃、高衡、劉軌、田洛及孫無終等人都因為勇敢威武而應選。謝玄授劉牢之為參軍,命他領精銳為前鋒,百戰百勝,號稱"北府兵",前秦對其頗為畏懼。太元八年(383年),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戰。苻堅親自率軍駐扎項城,號稱雄兵百萬。晉孝武帝下詔命令謝玄為先鋒,統領徐州、兗州、青州以及揚州之晉陵、幽州之燕國各支軍隊,和謝石、他的從弟輔國將軍謝琰、西中郎將桓伊、龍驤將軍檀玄、建威將軍戴熙、揚武將軍陶隱等抗擊,共有八萬人。謝玄先派遣廣陵相劉牢之率五千人奔襲洛澗,首戰告捷。謝玄很快就殺了苻堅手下的梁成和其弟梁云。敵人的步、騎兵同時崩潰,爭著渡過淮水逃跑。劉牢之派兵追擊,活捉敵將梁他、王顯、梁悌、慕容屈氏等,獲取其**物資。謝玄與謝琰、桓伊等人帶領八千精兵渡過淝水。苻堅中箭,苻融臨陣被殺。苻堅的軍隊潰敗奔逃,自相踐踏,投水而死的不計其數,淝水因而都堵塞不流通。其余人馬拋棄鎧甲連夜逃走,聽到風聲鶴叫,都以為是東晉軍隊已經來到,草行露宿,再加上挨餓受凍,死去的有十分之七八。獲得苻堅的乘駕云母車,加上他的儀服、器械、軍資、珍寶堆積如山,牛馬驢騾駱駝等十萬余頭。孝武帝下詔派殿中將軍慰勞謝玄軍隊,加授謝玄前將軍、假節,但謝玄堅決推辭不接受。朝廷賜其上百萬錢,上千匹彩綢。太元十三年(388年),謝玄在會稽去世,終年四十六歲。朝廷追贈車騎將軍、開府儀同三司,謚號"獻武"。永初元年六月十四日(420年7月10日),劉裕代晉稱帝,建立劉宋,當時前朝東晉的封爵中只有王導、謝安、溫嶠、謝玄與陶侃子孫的爵位未被廢除,謝玄的爵位康樂縣公被降封為康樂縣侯,食邑五百戶。嵊州的車騎山,即為紀念車騎將軍謝玄。 謝玄兒子為謝瑍,一名慶,官至秘書郎,襲爵康樂公。娶王羲之的女兒王孟姜所生之女劉氏為妻,謝瑍早逝。謝瑍兒子即謝靈運,王羲之成了謝靈運的外太公。謝靈運襲爵康樂公,世稱謝康樂是也! 謝靈運高祖謝裒入藉江南,除謝裒因卒于任上(墓在南京市城南,今天的西善橋一帶),謝家太祖輩謝衡(謝裒之父、謝奕之祖)墓在始寧東山,其曾祖謝奕、祖父謝玄、父謝瑍均歸葬始寧。嵊州是謝家祖墳所在地又有曾祖謝奕、祖父謝玄兩代任剡縣(今嵊州)令。謝氏家族在此處經營數輩,營建始寧墅。而謝靈運又出生在始寧,其親自改藉為“會稽”,確屬名至實歸。照祖藉算,謝家在嵊州始寧歷四代。謝靈運作為今嵊州人(屬會稽郡),其真實性是毋用置疑的。舊時王謝堂前燕,早入嵊州百姓家。
謝謝老師分享!
滬公網安備 31010102002004號